喜訊 |《人民日報》看東超,空中成像獲頭版重點報道!
日期:
2021.03.15
3月14日,東超科技登上《人民日報》頭版,核心科技與“無接觸”產品的火爆再引國家級媒體關注。多家地區媒體亦紛紛轉載報道,卓越科技成果獲各方點贊。
作為一家成長于合肥,發展在中國,視野向全球的科技企業,人民日報等眾多央媒的重點報道對東超而言,是榮耀,更是激勵。
△《人民日報》(2021年03月14日 01版)
“2016年,中科大學生韓東成、范超懷揣“空中成像”技術和靠著給人拍畢業照賺來的18萬元創業。但錢,很快用完。”
——節選自《人民日報》
創業的過程,有驚喜也有危機。融資、產品研發、專利保護、市場拓展,無不充滿挑戰與考驗,但東超人前進的步伐,一直很堅定!
△ 東超科技創始人:范超(左)、韓東成(右)
“合肥知道我們的技術有前景,高新區旗下種子基金給公司投入800萬元。”已是東超科技董事長的韓東成說。
——節選自《人民日報》
2017年年底,公司團隊參加參加合肥高新區管委會組織的“合創匯”路演活動。憑借自主研發的空中成像技術,最終獲合肥高新區政府旗下種子基金800萬天使輪融資。
“融資、專利保護、建生產線、擴產能...”,東超一步一個腳印,終于結出成功的碩果。2019年,隨著一期廠房的成功驗收與正式投產,公司實現了核心材料(負折射平板透鏡)的成熟化量產。
△ 負折射平板透鏡(DCT-plate)
“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,東超科技“火了”:依托“空中成像”技術,其研發的多款無接觸產品成為“爆款”,并遠銷海外,目前公司市場估值數億元。”
——節選自《人民日報》
2020年抗疫期間,東超科技多款“無接觸”產品,在醫院、地鐵等場所廣泛應用,為疫情防控貢獻了科技力量。
2021年,公司繼續穩固在公共設施和終端設備領域的先發優勢,并聚焦醫療產業。用科技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,對企業而言,既是責任,也是擔當。
△ 無觸摸醫療自助機
空中成像 依舊是藍海
可交互空中成像技術以全新的顯示方式,將科幻電影中的視覺方式帶入生活,擊破了傳統顯示介質依賴、錯覺虛像、不可交互等諸多痛點,為顯示行業帶來了顛覆性變革。
除較為成熟的抗疫產品外,空中成像技術亦可廣泛應用于工程安全、智能車載、信息安全等領域,目前公司已與眾多合作伙伴共同推進研發項目,加速量產產品的推出。
△ 工程安全領域:防靜電、防水漬、防塵埃
△ 智能車載:替代液晶觸控儀表盤、智能駕艙顯示
助力新基建 賦能中國創造
作為新基建發展的重要拼圖,東超科技將和生態伙伴共同推動空中成像技術在各個場景的落地,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,以新基建推動新型顯示產業升級,推進多元功能融合。
同時,隨著出征海外市場的步伐越走越遠,東超科技將不負使命,不斷推出社會效益、經濟效益兼備的優質產品,持續賦能中國創造。